• 首页
  •   >   新闻中心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暑期“三下乡”丨幼教学院“青”尽助力基层振兴 ,“黔”行共筑美好未来。“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2-08-15    浏览次数:

    “青”尽助力基层振兴

    “黔”行共筑美好未来

    —讲理论 学党史 促振兴 观发展—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2年8月3日,幼教学院团总支书记潘莹带领11名同学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了主题为“讲理论、学党史、促振兴、观发展”的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农村、走进基层、服务人民,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01 五星闪耀 皆为信仰

     

    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遵义市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娄山关,在这里,他们重温毛泽东主席写下的著名词作《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抵达娄山关后,同学们径直往最高处攀登——西风台,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西风台上的雕像重现当年红军长征娄山关大战的场景,毛泽东主席指挥作战,大有胜利在望的气势。

    走过玻璃栈道,体会巍峨山峰的险峻,重走长空桥,体会娄山关战役的艰辛与激烈,一路参观雕塑与壁画,重温历史,感悟革命的艰辛与不易。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回到村委办公大楼分享今日实践心得,邀请村委会委员李婷婷一同参会

    李委员表示:通过实践之路,身体力行中,收获心得,感悟初心与使命。同学们都是从家乡走出去的大学生,离开家乡,牢记父母的嘱咐前往第二故乡,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时期学好自己的专业,提高专业技能,回来报效家乡。

    潘老师总结:革命前辈用行动诠释革命精神,通过这次红色实践,大家一同回望历史,体会到当年中央红军夺取这座雄关之不易,体会到革命战士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吾辈也当自强不息,要有长征时期“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气魄,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

    结语

    幼教学院深入“黔”城,将育人工作扩展到教育教学一体化各个环节,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提高专业素质、提升专业素养。

    创新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内容,搭建活动载体,以中国大地为课堂,组织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围绕实践主题开展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此次红色主题教育 ,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洗礼,更希望同学们牢记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砥砺前行。


    关注二维码